郑虎臣的亲卫确认刺客使用的武器就是天竺虎爪,为了能让皇帝相信,其演示了如何使用。赵昺发现他将虎爪套在了食指和小指上,正与刺客佩戴的方式相同,刺客便已经确认其所言非虚。因为若非亲见的人是无法马上找到正确的使用方式的。而其为了让皇帝更加相信还讲述了这种兵器的来历。
天竺虎爪在设计之初就被作为一种暗杀兵器,由于轻便和良好的隐蔽性在诞生后便获得了各路刺客和女性的青睐,更有许多贵族女性将此种武器作为防身之用,使得不少英雄豪杰都在把酒言欢放松警惕之时死在了这把还没有他们的半个手掌大的微型武器之下。
另外除了标准型以外,虎爪还有一种带有匕首头的变形版。不过这款虎爪并不适合作为隐藏偷袭的武器,但更加致命。当然,虎爪不光可以作为刺杀武器,也可以作为副武器,喜欢它的也不仅仅是刺客,还有达官显贵和阵前的战士,为了增加威力,往往会在上面涂满剧毒。
武器的来历被确定,可又让问题复杂起来。宋朝自立国之初便失去了燕云十六州,同时也失去通往西域的通路,两者间的往来基本断绝,不得不转而发展海上贸易,以实现商品出口。南渡之后退居江南,要与印度往来更加困难,应该说基本上已经断绝,根本没有机会获得。
起初赵昺倾向于此次刺杀行动应来自内鬼,但天竺虎爪的确认则颠覆了他的判断。当下别说自己,就是大宋朝与天竺之间都没有联系,更不要说恩怨了。另外刺客的模样分明是汉人,而非天竺人。那么能够接触到天竺虎爪的人便指向了蒙古人,他们之间是有关联的。
据赵昺所知在蒙古崛起之前,花剌子模帝国已攻打到印度边界地区,而当蒙古人准备攻打花剌子模时,突厥人已经统治了印度北部地区。而苏丹首领摩柯末·花剌子模·沙对蒙古人在中国的势力很是好奇,希望能有更多的了解,于是派遣使节团前去觐见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接见使节们后提议双方的使节、商人和商队都应该互相往来,各国制造的精良武器、华丽的衣物、精美的材料和珍贵雅致的物件应互通有无,双方君主应该签订一项永久条约。便派商队随同摩柯末的使节一同返回,五百多头骆驼满载着金银、丝绸、特色毛纺织品及其他珍贵物品与花剌子模进行商品交易。
在途经讹答剌进入花剌子模时,当地官员向摩柯末禀报了商队物资的价值和重要性,请求以莫须有的罪名扣留商队。经得同意后,海儿汗扣留并处死了使节和商队所有成员,没收全部物资并运回苏丹。商队中一位驼夫因为去城里的公共浴池洗澡而逃过一劫。他从壁炉里逃出来,设法回到了成吉思汗的地盘。他将海儿汗背信弃义、屠杀商队、掠劫物资的来龙去脉一一禀告。
于是成吉思汗筹划复仇。他召集大军一举攻下讹答剌和边塞,杀光了城中所有的居民。军队又从讹答剌出发挺进布哈拉,攻城略地,掠杀百姓,邻城撒马尔罕也受到牵连。摩柯末·沙一直遭到追杀,病死在逃亡的路上。最后,蒙古的铁蹄踏遍整个花剌子模帝国和呼罗珊地区。
不仅如此,蒙古人还继续追击摩柯末·沙的太子札兰丁。札兰丁逃往加兹尼,一路上与蒙古军队的三次交锋都取得了胜利。成吉思汗得知这一消息后亲自率军前往加兹尼,最终击败札兰丁。其逃入印度境内,但始终无法摆脱被蒙古军队追杀的噩梦。
当时成吉思汗曾经考虑过是否继续向南扩张征讨印度。但他和谋臣们都意识到穿山越岭、长途远征的困难极大,尤其是耶律楚材强烈反对。最后他放弃南征印度的念头下令撤兵。在第二次忽里台大会后,窝阔台命令蒙古军队挺进印度。在长达六个月的征战中,蒙古骑兵跨过赫尔曼德河,穿过俾路支斯坦,在通向信德北部的山谷附近展开行动,最终蒙古人把印度纳入他们的征讨计划。
蒙古军率先攻打拉合尔,其统治者逃到德里,而在蒙古占领拉合尔时窝阔台的死讯传来,按照惯例他们必须返回大营推选新可汗。离开前夕,他们把拉合尔夷为平地,随后,以朱提山为核心阵地的康合思人赶来占领了这座城市。不过,蒙古军队还是成功地压缩了德里苏丹的边界范围。
接下来的十年里局势趋于缓解,印度北部边疆和旁遮普地区仍在蒙古人的控制范围。然而就在前几年,两队蒙古人马入侵边境,穆罕默德王子率军前去抵御,但未能扭转局势。就在前年的冬天,穆罕默德遭遇蒙古人的致命打击,他在与蒙古的战斗中失败并被杀死。而突厥和苏丹马穆鲁克业已失去对比阿斯河对岸的控制权,整个旁遮普、信德和边境地区都落入蒙古人或蒙古附属国的掌控。
因而赵昺有理由相信,蒙古人通过几次战争获得和掌握了这种武器的使用方法,所以尽管其中尚有不合理之处,可他也就不能排除是蒙古人独立策划,或是与本朝中的人合谋制造了这场针对自己的刺杀。当然只凭眼前的线索还无法做出判定,尚需更多的证据支持……
“陛下,陈统领遣人送回书信!”
“拿来我看!”赵昺中午派陈墩前往陈清的籍地仁和进行调查,往返怎么也有百里,其这么快就有了回报,看来是有重大的发现,他急忙令人呈上道。
“唉,还是晚了一步!”拿过信笺,赵昺迅速浏览了一遍,看罢脸色发青地道。
“陛下,出什么事情了?”郑虎臣看小皇帝脸色不善,轻声问道。
“刺杀发生后,朕令人画了陈清的影像,速往仁和去调查。但是在今日凌晨陈家发生大火,宅中的一名老...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