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的水情提醒道。
“好,一旦随扈的名单确定,咱们就秘密出京!”赵昺点点头道。
对于秘书监的安排,他还是满意的,御前护军主力已经前出到预定地域,为了防止上次京师险遭偷袭的事情重演,不仅留下亲卫旅戍卫京师,还将休整中的远征军调动到杭州附近戍卫京师,一旦有事他们不仅可以迅速入城,也能随时前往发生动乱的区域进行弹压。
选择驻扎在杭州湾的第二水师所属陆战旅和第一骑兵师担任沿途警卫,主要还是为了掩人耳目,但赵昺也知道如此大规模的行动瞒不了多长时间,可能为一线部队减轻些压力,赢得些时间也是好的。
“陛下,随扈的人员却是不好选择,而今不但各省部的属官们争的厉害,门路都走到属下这里来了。而且属下听闻陆相和文相都想随陛下亲征,两人私下里还起了争执,他们可都是朝中的重臣,我岂敢定夺,还请陛下御裁吧!”陈识时憋屈地道。他的父叔皆在朝中任职,自己可得罪不起他们,更不敢做主。
“朕知道了!”赵昺掐掐太阳穴道,他也为此事颇为头疼。朝中上下皆知此次北伐将是复国以来的定国之战,若是成功再将难有如此大规模的战事。而当下官员升迁重视军功,因此皆想挣些军功,哪怕有了随军效力的资历,对以后的仕途也是有好处的。
“陛下,其实属下以为此次以陆相为宜!”陈识时看看皇帝也为此犯愁,想想建议道。
“你们以为呢?”赵昺看向秘书监的另外几位主事道。
“属下以为陈少监说的不错!”马端临道,“自行朝迁往琼州后,几次大战,陆相都是留守京师协助太后监国,失去了开疆拓土的机会。而文相曾奉旨入蜀,收复了川蜀,并不缺少军功。”
“属下也赞同陆相随扈!”徐无难也道,“陆相早年就曾协助李相署理淮南军务,也在行朝主持过军事,对军务相当熟悉,且又长期任相主持政务。而此次收复中原之战,形势十分复杂,又涉及政经诸多事务,有陆相在旁协助,陛下会轻松许多。”
“你们几个受了陆相多少好处,一个个的都替其说好话!”赵昺听了笑骂道。他心中其实也倾向于陆秀夫随扈自己参加北伐,毕竟人家在国难当头之际挺身而出参与成立了行朝,保住了国脉,又在行朝内讧不止时勉力维持,保住了小朝廷。此后十多年间兢兢业业的协助自己打理朝政无怨无悔,他也想给其赢得无上荣耀的机会。
“陛下,我们哪里敢私下收受陆相的好处,只是……”陈识时犹豫了下又讪笑着道,“文相虽也是治世能臣,为人刚正,但是御下甚严,动辄就加以训斥,属下是怕了他了!”
“嗯、嗯、嗯……”其他几个人也是认真的使劲点头。
“哦,朕明白了,你们是担心做事不妥,受到文相的叱责才不愿意让其随扈朕亲征的!”赵昺板起脸指点着几个人冷笑道。
他深知文天祥的为人,其做事有魄力、有能力,具有开拓精神,能够独当一面。但是其情商不高,对待下属十分严厉,让臣僚们对其都是敬而远之。而陈识时几个人作为自己的幕僚班子必定要随自己亲征,也就需要时常与其打交道,以其过去的行事风格让他们心存畏惧也就不奇怪了。
“还请陛下体谅属下等!”几个人苦着脸施礼道。
“也好,中书省就让陆相随扈朕亲征,行驾以其为首,处理日常军政事务;门下省就让邓相随扈,朕担心两个头铁留守非得打起来不可……”赵昺点点头,定了下来,又嘀咕道。他清楚邓光荐也是眼睛里不揉沙子的主儿,过去一同议事,他们就时常会起争执,若是把两个杠头都放在京中留守,非把太后气个半死。
“陛下英明!”几个人齐声施礼笑道。
“呵呵,倒是顺了你们的心了,尚书省就只能让江相去了。所属臣僚就由他们各自去选定,朕不为这些事烦心了!”赵昺有些无奈地道。自己的两位师傅都离京随扈,其实他心里有些不大情愿,但想想枢密院要有江钲留守,兄弟两个总理军政也会遭人诟病。而他是将江璆作为下一任首相来培养的,此次能挣些资历也是有利于后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