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省平原辽阔,一望无际,而且地广人稀,地主根基并不深,是最好捏的软柿子。咱们可以先在东北实行土地国有化,一边鼓励中原地区无地的老百姓移民东北,一边大办国有农场,一来可以减轻中原地区的人口压力,二来,东北的农业发展起来了,整个国家的粮食安全也就有了一重保障。等东北那边搞定之后,就轮到河南、河北、山东了,这些省份经济落后,人口众多,农民对土地的渴望是无以伦比的,哪个敢阻拦咱们就出动军队帮农民去揍他们。搞定了这几个省份,就轮到江苏、江西、安徽了,这几块是硬骨头,地方宗族势力根深蒂固,而且民风剽悍,尤其是安徽和江西,山林多得很,地方宗族打不过就往山里钻,很头疼的,得有耐心,更得狠心才行”
他绘声绘色的讲述着自己打土豪分田地的构想。简单的说就是先挑经济落后、平原面积又大的地方下手,平原面积大意识着耕地多嘛,这是大肥肉,一口下去一嘴油。最妙的是平原地区一马平川,无险可依,地方宗族势力想起兵造反,分分钟被抡大米。而且华北、东北地区自然资源丰富,可以用一些小矿藏的开采权来换地主手里的土地,给那些开明的地主一点补偿,以降低反抗的烈度。挖矿可比种田赚钱多了,是个人都懂。
等摆平了平原地区,就轮到华南、西南地区那些多山少田的地区了。这些地区农村偏僻而闭塞,地贫民顽,地方宗族牢牢把持着农民的一切,不好搞。不过,把东北平原、华北平原搞到手并且初步开发好之后,国家的粮食安全已经有保障了,更赢得了全国一大半人的支持,这可是泰山压顶之势,不信收拾不了那几块茅坑里的石头。
“一切顺利的话,十五年之内就可以将全国土地收归国有了。只要严格执行土地国有政策,中国将再无土地兼并之患。”他说。
蔡锷沉默良久,说:“地主是不会轻易放弃他们手中的土地的,这怕是得死很多人。”
李思明显得格外的冷酷:“几百万地主哭总好过几亿农民哭,只要能够完成土地改革就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至于在这个过程中死多少人,那不过是个数字而已。”
这确实只是个数字。其实在二战结束之后,不光是***国家,全世界很多很多国家都掀起了土地改革的狂潮,核心就是土地国有化,由国家来掌握土地的分配权,朝鲜、伊朗、土耳其、阿根廷莫不如此。很多国家为了掌握土地的分配权,不惜挥起屠刀,看看那些土地改革成功的国家,哪一个不是杀得鲜血淋流?哪一个监狱不是人满为患?为了搞土地改革,光土耳其就有十三万地主被处死,三十七万地主亲属被判处“无限期强制劳动”,其中近百分之七十没能在劳改营里活过三年。想不流血就完成土地改革?那你最好祈祷自己管理的是芬兰那种人口少到一个人就能分到一平方公里土地的国家。
蔡锷也很清楚这一点,沉默半晌之后,他说:“你的计划还是不错的,虽然血腥了点,但是如果能够成功,中国将再无土地兼并,亿万黎民世代受惠,功莫大焉。只是,不知道你打算什么时候开始实施你的计划呢?”
李思明说:“快了,很快了。”
蔡锷说:“到时候算我一个。”
李思明说:“好!”
两个人都露出了意味深长的笑容。
其实蔡锷并不是那么容易说服的人。他是通过报纸了解到李思明的所作所为,对他心生好奇,而滇军中不少有同盟会背景的军官又极力推荐,所以他才扔下手头上的事情,以访友为名跑到上海,打算在上海转道苏北,见见这个风云人物,结果一到上海就病倒了,还没来得及了解一下李思明空手套白狼的本领就给送到了盐城医院。在盐城医院得到悉心治疗,病情有所好转之后,他便开始想方设法打听一切跟李思明有关的信息,了解他治理地方的策略。这几天他的病情大大好转,再加上天气不错,就出去转了几圈,当真是大开眼界了。那大片大片肥沃的田野和农民脸上开怀的笑容都证明,这片土地上的人没有地主乡贤也可以过得很好,甚至过得更好!
如果全国的农民都能像盐城、淮安这边的这么富足,何愁国家不富强?
如果全国的农民都能像盐城、淮安这边的这样团结、勇敢、有活力,何愁国家不兴旺?
既然地主乡贤已经成了这一切的拦路虎,那就只好把他们扫进垃圾堆了,不然留着他们当吉祥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