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在经过高家酒楼前,白锦叫停了马车,夫妻两人看向酒楼外的食客,非富即贵,来来往往的马车不少,进出的也都是穿着绸子衣的。
高家的酒楼为何不受影响,毕竟有实力的王家食铺都不得不关了铺门。
眼下城里唯一热闹的地方也就高家酒楼了,白锦让李三福去打探一下,李三福回来,有些郁闷的开口:“高家有不少良田,自己有收成。”
“眼下酒楼里的吃食并没有涨多少,所以吃的人就多了,而且最近高家酒楼请了几个厨子,听说是外地来的,做得一手好菜,回头客不少。”
所以说,有田地是多么重要的事,只要自己有地,就不担心灾年,也不必担心这些人操纵市场价格。
夫妻两人接着赶车去了河道,那儿有处码头,平素停有商船和客船。
这会儿过来,许是运气不好,码头上空荡荡的,一艘船都没有。
倒是有两个渔民刚打鱼回来,这会儿正愁着卖,在码头上叫卖了许久,都降了价。
白锦和李三福过来,消息没有打听到,倒是买了一筐小鱼。
别人不愿意买,也是这粮价给闹的,大家都抓紧了钱袋,不舍得花销。
而这些小鱼的确好口味,用油炸脆了,不仅可以当零食吃,也可以用来炒菜吃。
白锦将一筐鱼装上牛车,花了五百文,就这样赶着牛车只好先回村里去,一车红薯没能卖出去。
到了村口,就有村里人围过来问情况,结果看着原封不动的一车红薯拉回来,村里人的脸色都变了,个个变得一脸愁云。
秋税在半个月内就得缴完,他们哪来的现钱,而且这红薯是新种的东西,人家不收,只收豆子和麦子,偏生他们都没有种。
牛车才在院门外停下,夫妻二人就被村里人围着,你一句我一句的,个个都显得很焦急。
白锦叫李三福将鱼搬进去,她耐心的站在外头跟村里人解释,红薯不是卖不出去,而是价格不好定,眼下粮价一天一个价,主要是外头没有卖的。
所以她现在得找户有粮食的人家,将手头的红薯与对方以物换物。
这样才是最划算的。
这话是没有错,可是他们庄户出身,到哪儿认得这样的粮食大户。
好在孙全胜出了面,安抚了村里人,叫他们先回去等消息。
转眼院前空了下来。
院门关上,王氏郁闷的开口:“孙媳妇,咱们这红薯明明是好东西,外头人不识货,真要是贱卖了,我也不愿意。”
“村里人也不讲理,种的时候个个抢着种,见咱们家种的东西丰收了,就都想跟着能赚钱。”
“眼下城里闹出那样的事儿来,也不是我们愿意的,不要说咱们稻香村缴不起税,其他村难道种了豆子就缴得起税来了?”
“今年还增加了一个地头钱,这现钱也拿不出来,他们来逼迫我们家就是做的不对。”
王氏说的在理,但是眼下村里人哪听得进去。
白锦这几日决定多去几趟城里,想想办法,如高家这样有田地的大...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