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的虚构组织,访问该网站的人可以通过签名的方式进行抽奖,用这种方法决定在世界末日到来之际,谁将会获救。
直接说吧:一部营销造势比电影本身好的电影!
它的正确片名应该叫2012:末日预言
再加上同期的电影实在不给力,结婚前规则、熊猫大侠、隋朝来客
总之,2012真的大杀四方,北美本土首映三天累计收获六千五百万美元,称霸北美周末票房榜,更在全球狂揽2.25亿美元开画票房!
首周末2.25亿美元——海外成绩远超过北美本土。
2012为了迎合巨大的海外市场,出现了大量国际元素:
拯救人类幸存者的方舟在中国制造;
印度科学家率先发现地球异常;
俄罗斯亿万富豪逃离赌城;
巴西里约热内卢耶稣像轰然倒塌;英国女王蹒跚走向方舟;法国卢浮宫挂上蒙娜丽莎的复制品等——金砖四国和欧洲正是好莱坞电影在海外的最大市场。
当然,拯救世界的重任还得由美国科学家、美国官员、美国公民来担当。
所以,这电影本质上还是典型的好莱坞灾难片
跟天地大冲撞、天崩地裂、活火熔城没啥区别
“这电影本身没什么我们要研究的是2012的网络营销!”
2012的宣传太值得研究了
就玛雅文化这种东西,知道的人很多吗?
怎么就玛雅人预言世界末日?
赵劲松反驳:“这还叫没什么?”
“过段时间,阿凡达上映,你就知道我所言非虚了!”
“阿凡达?”
“一部3d科幻电影,特效水准远超2012,事实上,2012里的特效并不算先进,最多只能算好莱坞中等特效水准”
宋航也点了点头:“2012在内地发行了1900多个拷贝,索尼、中影、华夏,以及全国的院线都憋足了劲要在贺岁档来临之前最后搞一把了!”
要知道,建国大业才发了1450个拷贝。
以2012的发行规模,票房要是少于2.5亿都不好意思出来见人
当然,我们都知道2012最终票房止步4.55亿
“先不聊这个,花木兰11月27号上映”
“你看看这篇报道吧!”
沈梦溪接过报纸,上面写着‘饕餮大餐又怎样?2010贺岁档竞争惨烈度分析’
阿凡达确定好要在1月2日上映后,各家电影公司排兵布阵,花木兰提前到11月底,那些年、刺陵在12月9日率先拦截风云2,三枪拍案惊奇12月11日登场,十月围城剑指12月18日,传言中的12月18日三大片撞车已经消散
陆续还有孔子、锦衣卫、未来警察、大兵小将、苏乞儿、越光宝盒、叶问2、花田喜事2010、东风雨、阿凡达、无人区、财神到、全城热恋
车轮大战,一触即发。
竞争惨烈度,也随档期调整、消费变化、佳片集群而不断升级。
这是孟晓静写的稿子——盘点贺岁档
“你想说什么?”
“这么多电影,我们要做的就是保证基本排片的基础上,努力争取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