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帝国陆军部的说法。但是没有办法,他找到反驳的理由。
普俄之间存在矛盾,不等于神罗和俄国人也有矛盾。俄奥同盟持续了很多年,维也纳政府有足够的理由相信,沙皇政府不会入侵。
至于北欧联邦,那就不用提了。谈北欧威胁论,施利芬自己都觉得丢人。
为了寻找一个要军费的理由,施利芬也是绞尽脑汁。至于国内事先准备的理由,从抵达维也纳那一刻开始,他就果断的选择了放弃。
俄国威胁论也不是好谈的,真要是一味强调俄国人的威胁,没准维也纳政府就派兵帮助他们守边疆了。
具体可以参考西边的卢森堡公国,防御问题就是由中央军承担的,邦国军队只承担辅助作用。
真要是到了那一步,普鲁士军方的自主权就全没了。中央军承担了边防责任,在普鲁士设立一个军区,也是合情合理的。
“三生不幸,知县附郭”。
头顶上有了一个统筹区域武装力量的军区,普鲁士军方就成为了那个倒霉的“知县”,被架空只是时间问题。
……
郊外一座军营中,参加阅兵的普鲁士军官团,此刻正在场上浑汗如雨。
作为指挥官的施利芬,此刻却是愁容满面。
“怎么,还在为军费的事情发愁?”
一个熟悉的声音从背后响起,将施利芬从沉思中拉了出来。只见他皱了皱眉头,而后反问道:“马肯森,你这不是明知故问么。
你觉得除了这个大麻烦外,还有什么事情,能够让我这么头疼?”
马肯森严肃的回答道:“有,并且还有很多!”
“比如说:陆军部提出的军官统一培养、分配的问题,以及总参谋部提出的各部队轮流换防计划。”
神圣罗马帝国建立后,弗朗茨收拢了军队指挥权,但这个收拢也是非常有限的。
德意志各邦国都各行其是惯了,想要一下子把权力从他们手中收回来,明显是不可能的。
除了利用军费分配插手各邦国军队外,在弗朗茨的授意下,陆军部、总参谋部也试探性的提出了建议。
仅仅只是“试探”,统一军官的培养、分配,和部队轮换驻防,表面上看很平常,实质上却关系到了人事任命权和和平年代的军队指挥权。
真要是拿到了这些权力,所谓的邦国军队也就不复存在了。
尤其是人事权。只要陆军部在分配时,将各邦国出身的军官相互对调,自家的子弟无法在本邦国服役,权力传承就被打破了。
和平年代军队指挥权,同样是影响巨大。轮流换防,直接打破了邦国军队本地驻扎的传统。一旦不在本邦国驻扎,那么邦国军队还是邦国军队么?
涉及到了邦国军事贵族的核心利益,这样的提案根本就不具备可操作性。
真要是强行操作,搞不好刚刚统一的神圣罗马帝国,马上又会陷入四分五裂的境地。
毕竟,现在神罗帝国的摊子大,靠得就是古老的传统分封模式撑起来的。
若是中央政府肆无忌惮的篡夺邦国权利,让海外的封地贵族们怎么想?谁都不愿意自己幸幸苦苦打下来的基业,最后替别人做了嫁衣。
建立信誉要很多年,但是破坏信誉往往只需要一次。
施利芬不屑的摇了摇头:“废话,这些提议都是笑话,根本就不可能通过,甚至连进入议会表决的资格都没有。
宪法上面写得明明白白,邦国军队只接受皇帝和国王的双重指挥。无论是陆军部,还是总参谋部,都没有插手邦国军队的权力。
他们存在的价值,只是辅助皇帝管理军队,而不是替皇帝管理军队,这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看起来你的心情似乎不错,莫非是出去见朋友,有了意外收获?”
提到“朋友”两个字,马肯森的神情一下子不自然了起来。不同于本来就出身容克贵族的施利芬,马肯森就是草根崛起的代表。
出身萨克森马肯森,能够进入普鲁士军队,也是因为意外。
他祖父曾经是汉诺威骑兵指挥官,到了父亲那一代就已经家道中落,不仅没有贵族爵位,还沦落为了土地经济人。
年轻时代的马肯森,就立志于成为一名骑兵军官。当时奥地利还没有做大,普鲁士王国也没有衰败。
很快机会出现了,一面是奥地利开辟海外殖民地招人;一面是普俄战争爆发,柏林政府竖旗招兵。
年少气盛的马肯森,果断的选择加入普鲁士,干俄国人哪个讨厌鬼。
凭借过人的天赋和运气,马肯森很快就脱颖而出,甚至还意外得到了威廉二世的赏识,可惜普鲁士王国还是战败了。
这个时候想要掉头,明显是不可能了。作为一名普通人,一步踏出的马肯森,只能硬着头皮走下去。
受限于普鲁士王国的舞台,平民出身的马肯森,很快就碰到了天花板。
一个萝卜一个坑,普鲁士军队规模有限,养不起太多的高级将领,没有背景的马肯森只能止步上校团长。
这已经是高配了,除非是职位大幅度提升,要不然上校就是马肯森的终点。
可惜普鲁士王国一共就四个师的编制,维也纳政府承认的将军职位不超过十五个,这点儿位置,容克贵族自己都不够分,哪里轮得到他上位?
平民出身,能够混到现在的位置,那就已经是一个奇迹了。纵观普鲁士全军,都找不到第二个。
相比之下,儿时的玩伴却搭上奥地利崛起的快车。一路披荆斩刺,率先跨过了门槛。
如果只是这些,那也没什么,国情不一样发展不一样也正常。关键是神圣罗马帝国统一了,这种差异就明显了。
一个是中央军少将师长,一个是邦国军队上校团长,不用想也知道谁的未来更有前途。
这已经不是能力的问题,纵使马肯森再怎么厉害,普鲁士军中的位置就那么几个,前面的人不下来,后面的人就没有机会补上去。
虽然有些黯然,却也谈不上后悔。毕竟,能从平民爬起来的,在奥地利也是少数。
马肯森的朋友能够冲出来,除了运气和能力外,姓氏也是发挥了作用的。
没落的贵族旁系,平常时期和平民差不多,可是一旦翻了身,很快就能借助身后的家族续上人脉关系。
短暂的愣神过后,马肯森回答道:“算是吧!他建议我们不要轻举妄动,先加强同维也纳宫的关系。
毕竟,我们在强大的时候,没少得罪奥地利。
秋后算账倒不至于,但是维也纳政府中看我们不爽的人肯定不少。这些人不一定能够做成什么,但坏掉我们事却很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