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乡间柴米贱,海安的物价真比京城便宜,而且便宜很多。
潘二下午去木头时顺便买了二斤猪和一条四斤重的大白鲢,只花去四十二文钱。不过没想到海安的盐虽比京城要便宜,一斤只要二十一文,但比来时预料的要贵,毕竟这里紧挨着富安、安丰、角斜和栟茶等盐场,而且朝廷早有规定泰州、如皋、东台等县的盐是不征税的。
吃完酒送走刘山根,韩秀峰坐在内宅的书房里,一边看《泰州志》一边听潘二说下午的见闻。
潘二往炉子里添了两块柴,感叹道:“不过淮南的盐是比我们老家的盐好吃,不愧是贡盐,没想到我们也有吃贡盐的这一天!”
一点盐而已,他居然因为能吃上淮南的盐高兴成这样。
坐在一边的苏觉明觉得好笑,不禁抬头道:“韩老爷,海安的盐价以前没这么贵,我小时候好像只要八九文一斤,是这些年才涨的。”
“怎么涨这么快?”韩秀峰好奇地问。
“据说是盐卤越来越淡,盐亭越来越少,盐越来越不好煎。而且我们这儿说是紧挨着富安、安丰和角斜等盐场,但离煎盐的地方并不近,人家把盐从海边运到这儿自然是要赚钱的。”
“这倒是,毕竟一百多里。”
“盐卤是啥,盐不是用海水煎的吗?”潘二不解地问。
“是也不是。”
“啥叫是也不是?”
苏觉明放下茶杯,微笑着解释道:“两淮产盐,淮南用煎法,淮北用晒法。不是拿海水直接煎煮,而是先要找一块‘卤旺之地’建亭场,将土夯坚实,经雨润风吹之后,择晴日在亭场内铺草灰,将草灰与场土按一定比例搅拌混合成灰土,再将灰土扫出,放入灰池,用脚压实。”
韩秀峰也不晓得盐是咋煎出来的,下意识问:“然后呢?”
“然后注入海水,再由池底的芦管引入卤井或卤池,这就是盐卤。等积累到一定盐卤,投入石莲试卤水的盐度,如果卤水里的盐多就可起卤煎盐。煎煮时卤气凝结,这叫‘起楼’,之后便可结成晶状的盐。”
苏觉明见过煎盐,接着道:“再用铁锨或铁锹把散盐和大块的盐块铲起来,这叫‘直?’。有一些大块的盐铲不起来,这些盐快灶丁叫‘僵片’,就用热卤浇灌化掉再煎再取,这叫‘双脱’,‘双脱’的盐色洁白,盐块厚实……”
看着二人似懂非懂的样子,苏觉明又补充道:“总而言之,海水是咸的,海水里是有盐,但盐度不高,没有被海水长年累月浸泡的土里面盐多,所以灶户们要找卤旺之地取场土。淮南盐场煎了多少年盐,历朝历代全在这儿煎盐,卤旺之地越来越少,灶户们也就要频频移亭就卤。”
“长见识了,原来灶户们煎点盐也不容易。”
“何止不容易,简直苦不堪言。”
韩秀峰想想又问道:“灶户们频频移亭就卤,之前的盐亭也就荒废掉了,空下的那么大地方留着干嘛?”
“长草啊,韩老爷,您去盐场看看就晓得了,到处是草荡。”
“为啥不开荒种粮?”
“盐场里的灶户和民户倒是想开荒种粮...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