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左右,满眼金戈辉煌。他紧绷着脸,竭力抑制着激动的心情,昂首挺胸凝视着前方,只见那满地夯实黄土的大校场,已经近在眼前了。
校场入口,官道右侧,兵部几位侍郎、九边三位总督,领着受阅的文官,以及参将以上武官,早就恭候在那里,远远瞧见辂车来到近前,便从侍郎、总督到参将,全都翻身跪倒,黑鸦鸦地跪了一大片,又同声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隆庆一动不动的看着这令人心醉的场面,良久才出声道:“平身吧……”
于是校场上画角齐鸣,军乐奏响声中,隆庆皇帝来到了校场北面的高台之上。
百官也跟从引导,到了高台两侧的观礼台上,而那些前来迎接的军官,则纷纷打马回营,准备大阅开始。
~~~~~~~~~~~~~~~~~~~~~~~~~~~~~~~~~~~~~~~~~~
又等了片刻,直到隆庆的怀表中显示辰时已到。两个大汉将军各提着一条一丈余长的响鞭,走到了高台前,手一抖,两条长鞭直直地躺在了土黄sè的地面上。
伴着鸿胪寺官员的一声令下,两个大汉将军将响鞭倏地抡起,两条长鞭在空中抡成两道圆圈,紧接着是一声脆响。,顿时将嘈杂声彻底压住,场上场外恢复了安静。
长鞭又抡起两道圆圈,一声脆响;再最后抡起两道圆圈,又是一声脆响。
三声鞭响过后,内阁首辅高拱,用他那粗大的嗓mén,宣布阅兵开始!
于是军乐大作,不仅有传统的鼓号,还有西洋舶来的大号、长笛之类,在首席宫廷乐师沙勿略的指挥下,演奏出激昂的《沙场点兵曲》。
整齐的步点踩着铿锵的节奏,第一支受阅的部队出现在校场东面。
这是一个由五百甲胄骑兵组成的方阵,清一sè的高头大马,鞍鞯缰绳都用彩缎装饰,将士们穿着亮银sè的全身盔甲,手持着森亮的画戟,跟在当先一个手持‘龙骧’大旗的军官身后,布点整齐的步入校场。
在经过检阅台时,整个方阵中的将士,同时高举画戟,向着皇帝的方向齐呼‘万岁’!然后再高举画戟,再齐呼万岁,如是三次之后,把场上的气氛彻底调动起来。那些本来坐着的公卿文武,全都不由自主站起身来,高台上的隆庆皇帝,竟产生一阵阵类似高cháo的持续快感……眼前宏大威严的场景不禁令这位身居深宫,每天处在温柔乡中的皇帝热血沸腾,他终于明白为什么自己的伯父会醉心于这样的场面,会喜欢把那些罗嗦的文官抛下,自己带着数万军队亲自去和蒙古大军jiāo战,这是一个居住在深宫的皇帝永远体会不到的一种感觉。不过理解归理解,隆庆可没有正德那股子叛逆和血xing,不过这不妨碍他在此时此地,体会一把的手掌千军万马的快感。
还是在身后谭纶的提醒下,隆庆才想起chou出配剑,斜指方阵致意,于是换来更热烈的万岁呼喊。
第一个方阵走过去,紧接着是一队五百人的黑甲骑兵,其先导旗帜上绣着‘选锋甲字营”虽然这队骑兵的装备不如前面的天子禁军那么夺目,但其五百骑如一骑的整齐步点,饱满高昂的jing神风貌,还是让人眼前一亮……这正是戚继光练兵两年的成果汇报啊!
选锋甲字营后,是打着‘大同镇标兵营’旗号的五百轻甲骑兵,虽然这支队伍已经很努力的展现军容整齐的一面了,然而和前面两支队伍比起来,还是相形见绌。但是他们的出现,却引来了全场最热烈的反响,那些矜持的公卿大臣,朝野名流们,全都拼命的鼓掌欢呼,仿佛不这样,不足以表达对这支队伍的赞赏之情。
就连军乐也为之一变,奏响了英雄的凯歌!丰台特产的鲜花被用竹炮发shè出来,如天nv散花,落英缤纷,给这支队伍披上了一身花瓣。那些不明真相的围观群众不由纷纷打听,这到底是哪来的部队,怎么受这种优待?
“这都不知道。”边上人就会先鄙夷的瞥问话的一眼,然后与有容焉的介绍道:“这是马家军!”
“原来如此……”群众恍然大悟,这可是把俺答杀得屁滚niào流的英雄部队啊,那真是当得起!于是在众人眼中,稍显散漫,就变成了彪悍不羁,略有拘谨,也成为了高手低调……
马家军过去后,是‘蓟镇标兵营”戚继光的亲兵部队;‘昌平镇标兵营”汤克宽的亲兵部队;‘真保镇标兵营”杨四畏的亲兵部队;然后是‘宣府镇标兵营”赵苛的亲兵部队,‘太原镇标兵营”尹凤的亲兵部队;‘辽东镇标兵营’卢镗的亲兵部队;‘榆林镇标兵营”刘显的亲兵部队;‘宁夏镇标兵营”李锡的亲兵部队;‘甘肃镇标兵营”姜应熊的标兵部队;‘固原镇标兵营”郭琥的标兵部队……大明九边十一位总兵官的部队悉数到场!
最后压阵的是‘选锋丁字营’和‘选锋辛字营’两只同样出自禁军的骑兵部队……
这一共八千名骑兵浩浩dàngdàng从观众面前开过,带着磅礴的气势,将一切困扰着华夏民众的不自信都统统碾碎,每个人都血脉贲张,放声高喊道:“驱逐鞑虏,完我金瓯!”
人们还没来得及平复情绪,整齐的战鼓声就在校场周围响起,浑厚低沉的鼓声源源不断的汇集起来,在人群中传播扩散。鼓点由缓和到密集,始终紧扣着观礼民众的脉搏,震动着所有人的心弦,让人情不自禁的热血澎湃,恨不得与这战鼓声溶为一体……
------------------------分割-----------------------
最后一段致敬科恩凯达。因为不知为什么,一想到阅兵,脑子里映出来的,不是零九年那次国庆,而是伟大的科恩凯达陛下,斯比亚万岁!
不知有几个会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