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九年九月二十六日,庞刚率军回到了朝鲜京都汉阳(又叫汉城),朝鲜国主李倧、贤妃携文武百官以及数万百姓在汉阳城外夹道三十里以大礼迎接,而且还鸣炮以示欢迎。
这个礼节可不简单,那可是古时候专门用来迎接皇帝用的,今天李倧也不知道抽了什么疯,竟然把这套大礼给搬了出来。按理说只要是稍微有点理智的人都不会接受这么隆重的大礼,但是对古代礼仪一窍不通的庞刚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对,而在他旁边的李源、大壮等这些穷军户出身的军官就更不知道了,毫不知情的他们就这么傻乎乎的全盘接受了这套礼仪。
庞刚不知道,自己的这套做派看在朝鲜许多文武百官的眼里却是引起了许多的遐想和猜测,让许多人开始了浮想联翩。
经过了一翻折腾,李倧才把庞刚等人迎进了汉阳城内的汉阳王宫,虽然经历了一翻战火,不过这座汉阳王宫倒是保存完好没有遭到什么破坏。
接待庞刚的地方时在迎宾殿,这是王宫专门迎接贵宾的地方,庞刚打量了一下,也就是几条能兵能并排两辆马车的羊肠小道,一片不高不低的平房,再加上周围几个石雕,这样的皇宫看得庞刚很是无语。
就连走在庞刚身后的大壮也忍不住低声问身旁的李源:“小李子,你说这些朝鲜人的王宫还真的不怎么样,充其量也就比咱灵山卫的千户府强点,可比起青州指挥使衙门那可是远远不如呢。”
李源瞪了大壮一眼骂道:“大壮你再叫俺小李子俺跟你没完。”说完后李源才低声道:“人家朝鲜是化外之民,能盖得起这么一栋房子已经不错了,你还想人家咋地,总不能跟咱北京的紫禁城比吧?”
“那是,咱可是天朝上国,他们能跟咱们比吗?”大壮大感有理的连连点头。
由于二人都是用灵山卫的当地方言说的,说得还挺急,倒也不怕附近的朝鲜人听懂。不过走在前面的庞刚却是听得一清二楚,他只是微微一笑,在他看来,别说现在的汉阳了,就是后世的韩国首都首尔也不怎么样,别看那些棒子把首尔吹成了天上无双地上没有,仿佛像是宇宙第一大国似的,但实际上首尔的房子大多数还是平房,也就跟就是跟九十年代的的北京差不多。
不过庞刚从两位下属的对话中倒是对此时大明百姓的心态有了一个更加直观的了解。
在庞刚看来,此时的大明上下的心态与后世的美国佬颇有相似之处,虽然天灾**不断,但是在对外时,却依然是有底气的。上千年的儒家文化的熏陶,固然是出现了许多腐儒和思维僵化的读书人,但也同样造就了百姓们天朝上国的心态,使得大明的百姓在面对外人时有着一份充足的底气在里面。
“我们的文化是最好的,我们的文字是最好的,我们的社会结构也是最好的。”这就是此时大明上至公卿贵族下至贩夫走卒的心态。
想到这里,庞刚不禁又联想到后世那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洋大人始终是昂然过市,姑娘们以和老外上过床为荣,精英们争先恐后的往国外跑的情形一比较后心中很是不解,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一切的发生呢,庞刚有些迷茫了。
“庞大人....庞大人.......”
“哦......啊?什么事?”庞刚猛的一回首,发现原来是李倧在一旁叫自己。
“不好意思,我走神了,有什么事么?”庞刚很不好的问道。
李倧无奈的说道:“寡人是说,请庞大人坐下。”在这个正式的场合中,李倧自然不能用岳父的名头来压庞刚,否则传出去可就闹笑话了,毕竟在这个世界上有些事情是能做不能说的。
“谢谢!”庞刚看了看身边的椅子,很干脆的坐了下来。
众人落座后,李倧举起了酒杯笑道:“庞大人,没想到您这么快就把可恶的清兵赶出了朝鲜的领土,寡人先敬你一杯,干!”
“干!”
众位朝鲜大臣也纷纷举杯一饮而尽,庞刚和众将也很痛快的把酒干了。
李倧今天的性质很高,一连喝了三杯酒后就更兴奋了,他走下座位拍着庞刚的肩膀大笑道:“庞将军,自从清兵入侵朝鲜后寡人就从未像今天这么高兴了,要不是大明母国出兵...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