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温体仁一听,加强京师的防卫,这个理由倒是不好反驳,于是放弃了争论,摇了摇头,退回了队列中。
首辅不反驳这个提议,其他官员就更不会反对了,皇帝都表示了对琼海镇的忌惮,那么部署兵力加强京师的防御,就是政治正确的选择。既然有了保险的选项,那么文武百官就知道怎么做了,一时间官员纷纷出列,对杨嗣昌的提议表示赞同。
“杨部堂所言极是,京师的安危关系到大明社稷,抽调周边兵力拱卫京师理所当然,臣附议。”
“臣也附议。”
……
崇祯见臣子都赞同,决心愈发坚定,便拍板定了下来。
“既然众爱卿都赞同,那就这么定了。着兵部调集北直隶、河南营兵,移防至保定府、天津卫、永平府三地,所需钱粮由兵部协同户部筹措。”
保定府在京城南面,与天津卫一东一西形成了一道门户,卡住了北上京城的必经之路;永平府在京城的东面,正好对着辽东半岛,加强此地的军事力量,理论上可以防御来自辽南的威胁。这么安排,从纸面上看是很周密的。
百官齐呼:“陛下圣明。”
朝会散了之后,杨嗣昌回到兵部,开始筹办调兵移防之事。虽然这事是皇上定下来的,作为兵部正堂的他又是极力推动,上层的阻力是没有的,但速度依然不会太快:官面的流程必须要走,公文往来就需要不少时间,而且为了调拨这些军队的钱粮开支,少不得要和户部扯皮,想要军队开拔,至少是几个月之后了,等到移防完毕,最早也是明年了。
和繁琐的官场流程相比,某些私下里的渠道做事效率要高得多。散朝之后,温体仁就把早朝上发生的所有事写了一封信,命人送到了夏天南派驻京城的黄龙那里。
黄龙本是高迎祥手下一员大将,现在则是琼海军派来专职驻守京城打探、传递消息的负责人,相当于旧时空的“驻京办主任”。收到首辅大人送来的书信后,他不敢怠慢,立刻派人从天津卫出海,乘船走海路返回临高送信。为了保证信息畅通,夏天南让船厂定做了一艘袖珍型的飞剪船,名叫“蓬莱”号,专用来通信。
情报司的人乘坐“蓬莱”号风驰电掣赶往临高,速度比陆地八百里加急的驿站快得多,不到十天就从天津到达了博辅港。
南园。
夏天南捏着温体仁的那封信,哈哈大笑:“真是天助我也!”
别人看到的只是朝廷加强了对琼海军的防备,而夏天南则看到了兵力调动后对整个天下格局的影响:河南的兵力本就捉襟见肘,现在还抽调入京,正好给了李自成大展拳脚的机会,提前推动闯军北上,借刀杀人的计划就可以实施了。夏天南这只蝴蝶的翅膀,终于压过了历史巨大的惯性,改变了原本历史事件的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