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曲格的小儿子一心向汉。
这人不但习汉字、说汉话、穿汉服,连名字都是汉人名字。
因为他是纯种胡人,这个天生的,改不掉,把祖宗们拉起来打一顿,也是改不掉高鼻梁、高眼眶子的事实。
但这些生理上的条条框框,束缚不住他那颗火热的、对汉人生活充满向往的心,又在家中排行老三,因此得名胡汉三。
一切都很合理。
在大汉朝廷眼中,这是一位爱国人士,属于统一战线上的进步人士。
而在胡人眼里,他恐怕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胡奸’了。
“文将军威武霸气,经天纬地、文韬武略,文武双全、文能安天下、武能平八荒……英俊不凡。”
胡汉三献媚地看着文呈,估计是将他所知道的褒义词,都一股脑儿的说了出来。
“胡老弟啊,我可曾得罪于你?”
文呈笑吟吟的问道:“你怎么一开口就骂人呢?”
“啊?”
胡汉三大惊:“我敬慕将军文成武德,说的都是肺腑之言,何曾敢有半句冒犯之语?”
这小子汉语不赖,逻辑通顺、语法正确,发音准确,嗯,看来是真心喜欢汉家文化....从骨子里喜欢那种。
“可我明明外貌普通,最多也就是帅的过分了一点点,你用英俊不凡来形容我,岂不是贬低我的颜值了吗?”
文呈一本正经的板着脸道:“这是何故耶?”
文呈的话里面,本身逻辑就很矛盾,这让心眼儿实诚的少数民族兄弟如何回答?
“哎,哎,将军,我还是说说我牢姐羌部落归附将军之事吧。”
胡汉三道:“我部落上上下下,但凡出过门行商的部落族人,都听说过汉安的繁华,看到过青石峡、纸坊县、成县那些参狼羌、巩唐羌人过的是什么好日子,因此阖族都有心来投。”
文呈其实就是在等着对方先提起这茬!
谈判之中,要想获得谈判主动权,谁先提出观点、谁先表明立场,相对于对方来说,就会更为被动一些。
好比某人看见一件价格不是那么透明的古董,爱好它之人,出一万贯钱都愿意,不喜欢这件古董的人,一千贯钱都不愿意掏,但百十贯钱买来玩儿,总还是可以接受的。
诏安这种事情,哪有个什么具体的价格,没行情可参考!
文呈也是在看对方的态度、开价、底限。
对方态度是诚恳的,谈判的基础是具备了。
现在胡汉三开价了:想过上参狼羌、巩唐羌那样的“好日子”。
好日子?
青石峡、日月山,是实行的‘农场’制,同吃同住同劳动,一起改造农田、兴修水利,每月发粮食、一点点工钱,农场效益好了会发一些油、鱼、肉、衣服之类的。
农场的好处是人多力量大,可统筹物资,能够抵御意外风险,比如天灾兵祸之类的,可统一安排让家中子弟读书识字。
纸坊县、祁山寨、成县是实行的分包制。
虽说分了住房、分了土地,但生产工具、种子、先进的耕作技术这些东西,还是掌控在汉安军手里的。
朝廷免三年赋税,但治下百姓需要缴纳曲辕犁、铁锄耙租赁费、缴纳技术指导费、管理费,缴纳“军队发展基金”等费用。
属于半军管、半自耕的混合模式。
文呈问道:“在你心中,什么样的日子是好日子呢?”
“可以自由穿行经商,可以安安心心种地、开作坊,累了,晚上可以安安稳稳睡觉。”
胡汉三一脸羡慕的说道:“孩童可以上学,以后识字,能写会算,孩童可以独自在村口玩耍而不用担心被匪徒劫走。”
“娶的婆姨不用担心被官爷盯上,家中女儿不必担心被豪强抢走。”...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