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也是事出突然,便想要探个究竟。
瑾萱去问他的时候,他是真的不打算出门,就安静的在客房里看书的。
夏元杰问他的时候,他的态度依然没有改变,还是不打算与他们一起去游湖。
有时候,夏元鼎感兴趣的东西,他便积极起来,对不喜欢的东西,他又懒得看。
他现在正在看的一本书,是一本杂书,从王茂弘的书房里找到的。
夏元鼎进过爷爷的书房,对王老先生的书房也大致了解。比较下来,就可以发现两人读书趣味的不同。爷爷是只看那些正统的书,都是先贤的警世之言。而王老先生不同,喜欢看一些杂书,虽然具体的内容夏元鼎不清楚,但匆匆浏览就能发现,这些书名可不是什么经、论、策的,其中一些游记、演义可都是用来消遣的。
一直为钱发愁的夏元鼎是突然间开了窍,他怎么就不能也搞搞这方面的事,是不是能够推出一些合口味的书来销售?
卖书应该能挣点零花钱吧,夏元鼎已经开始想着搬上那部大作了,之后就是他出门的一幕和王济堂的对话了。
先去考察考察行情,到书肆看看这书价钱如何,销量怎么样。
这时候的书肆都是既刻书又卖书的,分工没那么细,至于印刷出来的书的质量,更是远谈不上精美。印刷书籍的纸张,有时候会选择劣质的发黄的纸,不只是难看,纸张也不光滑。
夏元鼎看到的书肆可不是高大上的,也没有门面,就是一书摊子,摆了许多书。
到了跟前,旁边也没有看书的人,夏元鼎蹲下伸来,就要翻看起来。
“咦,你这小童,难道也能识文断字!”主人能这么问,也不稀奇。
像他这么大的时候,别的家的孩子连字都认不全,更不要说看书这事了。
这里又没有标点符号,一个句子断错了这意义就南辕北辙了。
举例来说,杜牧的《清明》诗,就曾有大才子因为少写一个字而差点被皇帝定罪,幸好自己机灵,立刻把诗改成了词,居然有了另一番意思。
“这本书怎么卖呢!”夏元鼎开始问道。
这书肆主人看了看夏元鼎手里的传奇,说道:“两百文!”
一听这个数字,夏元鼎还是有些惊讶的,这书卖的不便宜啊。
“那这本呢!”放下原来的书后,夏元鼎又拿起了另一本书。
“三百文!”此时书肆主人虽然也保持风度,但是明显有些不耐烦了,不想多说什么。
这样问,自然问不出什么有效信息,夏元鼎还是换了别处。
兜兜转转,看了解的差不多了,天色也不算玩,他便慢慢回去。
“元鼎,你可回来了!”这时候,怎么元杰回来这么早,没多逛一会吗。
“你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夏元鼎问道。
夏元杰早就想说了,便赶紧把事情一五一十全讲清楚。
听了之后,夏元鼎才是真正吃惊起来,因为这可不是什么小事。
原来他们一行人去游湖之后,不小心看到了一幕,也在此时游湖的县太爷,不知为何翻船落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