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情绪剪接点、节奏剪接点;第二类是声音剪接点,包括对白、音乐、音响效果剪接点。
一部影片,大多数剪辑都是围绕人物的动作来进行,这里的动作不是指打斗,而是角色的行为。
动作剪辑点是主体动作的连贯性,动作剪辑固然也是为了清楚的叙事服务,不过它更着眼于镜头外部动作的连贯,动作连贯性可以增加镜头间的流畅感。
韩毅对于动作剪辑点的选择相当重要,将直接影响到最后成片所能达到的效果。
《卧虎藏龙》的粗剪,被韩毅分为了两部分。
第一步是拼,拼就是说利用一些镜头的组接产生不同的那种,给人不同的感觉。
然后第二步是剪,具体来说就是控制节奏,整个片子的这种节奏和情绪的东西。
在电影剪辑中,节奏是非常重要的,不过就韩毅在这部影片中使用的手法而言,一切还是要依附于故事情节和情绪,韩毅一直认为,控制《卧虎藏龙》节奏最重要的是情绪,情绪到这里它需要你怎么样,你再去做怎么样的变化或者处理。
剪辑过程中,韩毅希望自己尽量保持一种比较客观的状态,真的把自己当作一个观众,去真正去感受中间的各种的节奏和细节的变化、戏好不好看等等。
《卧虎藏龙》适合于什么样,那他就用什么样的手法去剪,能够让观众看的时候能够入戏就行了。
依靠这些,韩毅和团队花费近半个月的时间搞定了粗剪,接下来的精剪更为重要,将直接决定成片的质量。
从名字上面也能看出来,精剪远比粗剪要复杂。
韩毅要保证精剪足够紧凑,剪辑紧张但场面不过分简短,这意味着需要剪辑掉演员对话中不必要的停顿,缩短每句中间的空白部分,甚至可以减去冗长不重要的对话。
大部分电影观众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一般不超过一百五十分钟,相当于一般主流商业电影的长度,韩毅完成的粗剪版本足有三百多分钟,需要在精剪中压缩到一百二十分钟左右,如果精剪完后电影长达两个半小时甚至更长,那就需要“动大手术”了。
这个对于每一个导演来到都是一个很痛苦的过程,因为每一秒钟都不忍心去放弃,这就像是韩毅的孩子,不舍得啊,但是就算是再不舍也要减。
每次到这个阶段,韩毅都是很痛苦的。
精剪中,要顾及很多粗剪时难以顾及的方面,比如动作与画面配合协调,使用演员手势、道具、视线或者走位是剪辑方法之一,最好的方式是让情绪自然流露,或者剪出流畅的叙事节奏,技术上的剪辑反而不是关键。
和其他人不同的是韩毅在剪辑的同时,还使用了临时背景音乐作为辅助。
这种方式一般不能作为剪辑的常态方式,一旦在剪辑中喜欢上临时音乐就很难再找到感觉不错的合适配乐,这是很要命的。
不过这个方法用于卧虎藏龙,韩毅认为没有问题。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