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景泰八年,鲁山君在郑麟趾等人的奏请下被赐死。
与永乐大帝的进封的勋贵一样,李瑈让辅佐其登基的一些“靖难功臣”可以“参判”六曹的政务。
而且,他还开创了朝鲜国历史上私下接见个别官员的做法,无视有关国王接见官员必须有史官和承政官员在场的规定。
由此可见,李瑈不仅行事果断而且还有着极强的个性,是一个不好对付的对手。
与李瑈相比,李珦则从小体弱多病,正是他非常差的身体导致了以后坐了两年皇帝就病死,进而给了李瑈发动兵变的机会。
历史之所以会发生如此大的改变,李瑈要感谢一个人,那个人就是崔礼,正是在崔礼的谋划下他才有力量发动兵变。
崔礼是朝鲜国落魄的两班子弟,祖上曾任江原道府尹,李云天前去辽东收复被北元占领的土地时将其收服,并通过朝鲜国右议政黄喜举荐为官踏入了仕途,成为了李瑈十分依赖的谋士。
正是在崔礼的谋划下,李瑈才逐渐积聚力量,拥有了举兵政变的能力,进而推翻了朝鲜王李裪的统治。
现在唯一令李云天感兴趣的是世子李珦的下落,如果他没有猜错的话,李珦肯定已经在战乱中逃离了平壤城。
原因很简单,崔礼让李瑈举兵造反的目的正是为了使得朝鲜国陷入内乱和动荡,以此来削弱朝鲜国的力量,为大明出兵做准备,所以崔礼肯定会想办法来护李珦的安全。
李珦身为世子自然也有勋旧和士林拥护,只要他拉起一支力量对抗李瑈,那么朝鲜王国就将陷入内战中。
唯一令李云天感到有些遗憾的是,那就是朝鲜王李裪竟然死在了李瑈发动的兵变中,虽然他不喜欢朝鲜王李裪,但不得不否认李裪是一位优秀的君王,朝鲜王国历史上有名的“世宗大王”。
李云天记得很清楚,当年他在朝鲜国的时候与朝鲜王李裪的关系非常冷淡,李裪想要把朝鲜王国的领土北扩到鸭绿江,不过李云天却让女真人占据了鸭绿江以南的地区,这使得李裪非常不满但又无可奈何。
其实,最令李裪耿耿于怀的是李云天借着攻打辽东的北元兵为由编练了五万朝鲜兵,战后这五万朝鲜精锐驻扎在了朝鲜国北部地区,依然由讲武堂领导,成为了李裪的心腹大患。
李裪曾经数次向大明上书想要拿回那五万朝鲜兵的统治权,但是都被大明给驳了回去,这使得李裪不得不派兵警戒那五万朝鲜兵。
说实话,李云天非常想跟李裪进行一番较量,看看这位“世宗大王”到底有多厉害,可惜李瑈发起的政变打乱了李云天的这个计划。
在李云天看来,李裪最大的贡献是创立了《训民正音》,也就是朝鲜国的文字,也称为谚文。
虽然新文字发明后李裪提倡在公文和个人书信中使用“训民正音”,并责令用“训民正音”创作《龙飞御天歌》,还将”训民正音”作为录用官吏的科举考试的必考科目,并在钱币上刻印了”训民正音”。
但是,令李裪万万想不到的是,训民正音的推行受到朝鲜国贵族和文人的抵制,因为他们认为舍弃汉字就等于舍弃中华文明而成为夷狄之邦。
“自古九州之内,风土虽异,未有因方言而别为文字者。唯蒙古、西夏、女真、日本、西蕃之类,各有其字。是皆夷狄事耳。无足道者……历代中国皆以我国有箕子遗风,文物礼乐,比拟中华。今别作谚文,舍中国而自同于夷狄,是所谓弃苏合之香,而取螗螂之丸也;岂非文明之累哉?”。
由于朝鲜国贵族和文人的抵制,谚文直到二十世纪才被广泛使用,这对李裪来说是一种遗憾。
李云天之所以对李裪如此看重,还因为李裪在军事上的成就,永乐十七年进行了己亥东征,清除了对马海峡倭寇的侵扰,使得倭寇首领主动乞降,并保证不再对朝鲜进行骚扰,至此朝鲜对倭寇的追剿告一段落。
另外,李裪为了巩固北部边疆下令在北方修建了四郡六镇,这是令李云天掌控那五万朝鲜兵的主要原因,其目的正是为了对抗朝鲜国的四郡六镇。
历史上,宣德八年的时候,李裪派金宗瑞击败女真兀狄哈部落,巩固了对朝鲜半岛东北部咸镜道等地方的统治,使得朝鲜国的边界推进到了鸭绿江江边。
由于崔礼行事太过顺利,进而导致了朝鲜国的内乱比李云天预计得提前了几年到来,这虽然使得李云天感到有些措手不及,但他认为这是好事,使得朝鲜国提前进入了内乱时期。
现在,李云天要做的就是找到朝鲜国的世子李珦,然后让讲武堂在朝鲜国的司务处暗中扶持李珦,使得李珦与李瑈进行一场长期的混战,逐渐消耗掉朝鲜国的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