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四八章 石阡的民间文化(二)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外戏是法事完毕后的一项活动,与法事脱离。外戏可在傩堂中演出,也可在傩堂外演出。演出题材与神无多大关系,纯属为娱人而进行的一种戏剧形态。由于参演者仍是傩班人员,因此带有一定的傩活动痕迹。表现在剧本上以对子戏为骨架,保留正戏中唱十二月形式及其他套语。音乐一曲到底或两首曲调维持几场的情况较为多见,反映了外戏仍是一种尚未成形的稚拙的戏剧。

    四种形态的共同点,是音乐采用甸鼓伴奏,每句结尾都有帮腔重复。且字多腔少,排列灵活,折节多变,有很大的即兴性。

    傩戏的音乐分唱腔和打击乐两部分。法事主要用傩腔,间用少量禅腔、道士调;正戏用民歌小调,插有少量傩腔;外戏借用其他剧种腔调和民歌。傩腔的总体结构为单曲并置体、不同调子前后相列而不相连,相列也无一定要求的规律。傩腔调式区分,有羽调式类、徽调式类、宫调式类、商调式类。由于傩戏中女角由男性妆扮,因此女腔使用假声,男腔使用真声,男女腔相接时,往往相差五度,形成近关系转调。锣鼓由一锣、一鼓、一钹、一马锣组成。锣鼓经比较简单。

    仡佬敬雀节。古老的仡佬族村寨曾遭受一次巨大的洪水灾害,眼看整个村庄将毁于一旦,一仡佬先民将刚出生的婴儿放在一个葫芦里,葫芦被洪水冲走,漂呀,漂呀,浪起浪落,婴儿在葫芦里不住的啼哭,一只神鹰在空中盘旋,发现葫芦,迅速将其抱起,飞呀,飞呀,飞到佛顶山脚下……婴儿得救了,长大成人,娶妻生子,繁衍子孙。被葫芦和神鹰搭救仡佬先民的故事世代流传,于是,“葫芦神鹰”成为仡佬族图腾。

    每年农历二月初一,仡佬人家家户户都要打糍粑、杀鸡宰羊,举办集体祭祀,纪念拯救仡佬祖先的葫芦神鹰。祭祀后,还要表演本民族特有的舞毛龙、傩戏等传统节目。敬雀节不仅具有独特的民族性、地域性,而且蕴含了图腾崇拜、自然崇拜、及佛、道等宗教的文化理念。因此,仡佬族敬雀节被列为贵州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木偶戏。石阡木偶戏俗称“木斗斗戏”、“木脑壳戏”,起源于唐朝,是一朵绚丽的奇葩。清朝年间,境内有著名的“泰洪班”、“太平班”、“兴隆班”、“天福班”、“杨本家班”等。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濒临灭绝,随着改革开放,石阡木偶戏得到了及时抢救和保护。

    石阡木偶戏具有浓郁的地方文化特色,深刻地反映了当地人民的心理文化特点,经过历代的传承、发展与创新,在道具、表演方式、剧目、唱腔等艺术形态方面均较为成熟,是一种发展得相对完备的民间戏剧品种,具有厚重的民间文化底蕴和极高的研究价值。现石阡木偶戏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石阡花灯。花灯是石阡民间“元宵庆会”民俗中一种传承日久、流行面广的曲艺形式,历时有两百年之久。它集彩灯、演唱、音乐、舞蹈于一体,给人以良好的祝愿和美的享受。据统计,石阡有花灯班(灯会)近三百个,表演者多为一丑一旦,道具为花扇、手巾;音乐伴奏以打击乐器为主,配二胡、笛子、月琴;唱四平腔、采茶调、有简单的场次和道白。花灯演出场地不拘,农村在正月玩灯期间走乡串寨,挨户演出,有“丢寨不丢家”之说。

    薅草锣鼓。薅,用手拨(草)之意。这是一个由祭祀活动发展起来的一门艺术。

    薅草锣鼓的第一步是祭祀秧苗,为什么要祭祀秧苗呢?相传,龙王三太子在一次接受降雨的任务时,延误了下雨的时日。玉皇大帝得知后,把他贬入了人间,就在现在的石阡县。太子愤愤不平,于是大发淫威,肆意破坏当地的秧苗。当地秧神和土地神因为法力不够,抗衡不了他,只能让他肆意妄为。直到后来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路过此地,秧神及时将此事报告了他们,龙王三太子才被制服。为了感谢秧神,仡佬族人从此就留下了祭祀秧神的习惯。

    仡佬族人祭祀秧神一般在端午节前后举行,因为此时秧苗已经吐出新叶。主人先要在房前屋后选一块上好的田地,然后第二天一大早邀集歌师(通常有两名,一名敲锣,一名打鼓)和一些亲朋好友来到田边,摆上糍粑、粽子、汤圆、酒等供品,插上草标,手拿清纸念一番祈祷词,多半是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之意,最后点燃香、纸和鞭炮。

    祭祀完了,歌师便吩咐人们卷起衣袖和裤管,说上一段开场白,讲清楚当天的工作任务,然后一声号令,歌师敲锣打鼓,喊起号子,大家一起下到田里薅草,你追我赶,一鼓作气,形成一个极具热闹的劳动场面。

    薅草锣鼓队通常由六人组成,号子分三首,即上午号、中午号和放工号。薅草锣鼓起到了监督劳作,提高工作效率和加强劳动强度的功效,使得繁重而苦闷的农活转变成了一件有趣的娱乐活动,也体现了仡佬人民热爱劳动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竹球。仡佬族的竹球,也叫打花球,是用竹条编制而成,工艺精湛,造型美观,有大、中、小三种,里面装有铜钱或石子。青年人随处踢球健身,小竹球供小孩玩耍,佩戴在胸前作饰品,仡佬族人喜欢玩竹球,这与该族的历史文化有关。

    相传西晋时期,一位仡佬女子在河边洗衣服时,有三节大竹子流到她的跟前,她用手推开几次,但每次都浪了回来,该女子惊叹不已,于是将其抱起,却听到婴儿的啼哭声,她急忙把竹子带到家中剖开,蹦出一个男婴,便以“竹”为姓氏。男孩长大以后,以其文才武功,成为夜郎“竹王”,深得国人的爱戴。后世千百年来,人们普遍崇拜夜郎“竹王”。为了纪念“竹王”,仡佬族人很多东西都用竹子编成,竹球只是其中的一种。

    说春。“说春”是石阡侗族人民世代流传下来的一种综合性民俗活动,主要活跃在“立春”前后,始于唐代。明、清时期,每岁立春之时,皆整装集队,扎“芒神、纸牛”,“迎春于东郊”,打马游...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