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划策,离不开文臣,冲锋陷阵,攻城掠寨,离不开猛将。
夏侯惇尚在的时候,多与同僚友善。
此番夏侯惇战死沙场,兖州军将尽皆到场凭吊。
曹操叹了口气,他知道,必须为夏侯惇复仇,否则,军中势力必然不满。
黑山军,必须死,张燕,必须死。
只是,如何行事?
曹操已经布下了天罗地网,如果没有意外,黑山军绝无幸理。
徐晃、许褚、曹仁,三万大军,无论黑山军往哪走,都会遭到迎头痛击。
兖州,黑山军正在急速退却。
察觉到不妥之后,张燕并未久留,他力排众议,执意回返,麾下军将虽然不满,却不敢顶撞他,只能从命。
只是,想归想,黑山军足有万余兵马,如此规模,想要控制消息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大军的一举一动,曹军不费吹灰之力便一清二楚。
每时每刻,都会有一名曹军将黑山军的动向报与曹操知晓。
不过,黑山军非但没有脱离危险,反而越来越危险。
一切的一切,距离曹操的谋划越来越近。
曹操故意放出风声,为的就是恐吓张燕。
如今,张燕果然中计,唯一的例外就是夏侯惇的战死,曹操发誓,他要用张燕的人头来祭奠夏侯惇!
兖州,战火即将燃起,荆州,战火犹未止歇。
在新野城中休整妥当之后,张绣、徐盛再度出击。
关羽步步为营,凭借地利,他与青州军展开亡命搏杀。
每时每刻都有人倒下。
荆州军、青州军,双方将士的血液染红了大片土地。
不过,青州军的甲胄、武器更为精良,他们折损的数目要远远少于荆州军。
荆州军在不停失血,关羽却找不到任何有效的办法。
运筹帷幄,从来不是关羽的特长。
关羽有胆有勇,却缺乏智谋。
有道是双拳难敌四手,张绣、徐盛皆是李贤麾下赫赫有名的大将,他们单独一人对上关羽尚且不落下风,如今联手来攻,关羽自然难以抵挡。
终于,第一个逃卒出现了。
关羽虽然发现及时,将逃卒斩首示众,可是,恐慌还是蔓延起来。
强悍的青州宛若挥之不去的梦魇,荆州军胆寒了。
持续不断的厮杀,双方的锐气消磨殆尽。
由于占据上风,青州军犹能保持士气不衰,可是,荆州军就不同了。
即便双方战损的数字相当,可是,荆州军卒依旧会觉得他们落入下风。
怪只怪张绣、徐盛太过狠辣。
每一次进攻,青州军都使出全力。
杀鸡用牛刀,打虎用全力。
临行之前,李贤已经再三提醒,无论对手是谁,青州军都不可懈怠,否则的话,绝不轻饶。
事实证明,李贤的法子确实有效,在青州军持续不断的威逼下,荆州军已经处在崩溃的边缘。
如今,之所以尚未溃散,靠的全是关羽的个人魅力。
如果有一天,关羽败了,那么,荆州军的大败将不可避免。
这一点,关羽自己也明白。(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