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情稍稍松弛下来,凝声而道:“只是口说无凭,但凭大公片面之词,荆州上下官僚岂会心服!”
刘琦一听,这才想起蒯越所与书,当下连忙从衣袖拿出,急言道:“此乃我父遗嘱,上面写有日后荆州将交予我手,叔父与我同理政事!此可做证明!”
诸葛亮那如能料定一切的双眸,立即暴射出两道精光,心里暗想道:“有此书,我便可助主公名正言顺地夺得荆州,以作基业!不过如今尚且还需二人,方可事成!”
诸葛亮想毕,向刘备投以一个眼色,刘备心神领会,速接过刘琦手上书,拆开观阅,果然如同刘琦所说。
刘备遂复投一个眼色与诸葛亮,诸葛亮神色一凝,遂而又道。
“既有此封书,可证实大公先前所言乃是事实,兹事体大,孔明不得不得罪,还望大公莫要介怀!”
“先生不必多言,此乃关乎荆州正统,先生如此谨慎,亦是情有所原!”
诸葛亮施礼赔罪,刘琦连忙回礼,诸葛亮随即又道:“我主深受刘荆州大恩,两人又是血脉兄弟,岂能见荆州将乱,而坐视不管,孔明恳请主公出兵襄阳,相助大公,位登荆州正统!”
刘备听言,却是露出几分不忍为难之色,出言而道:“孔明误会我意,我非欲出兵荆州,而是望携贤侄亲自赶往荆州,先稳大局,向荆州众臣诉说景升兄之意,以免政纲落于蔡氏之手!”
“万万不可!蔡氏手握重权,主公若不带一兵一卒,亲身赶往,必遭其害!”
“可若我出兵而进,难免会有战事,即时荆州姓必遭战祸,生灵涂炭,我实乃不忍!我宁死,亦不忍作祸害姓之事!”
刘备脸色一正,这话可谓说得义正言辞,诸葛亮脸色连连变化,心中连起涟漪,刘备这般仁义,诸葛亮更为确信他乃爱民仁主。
其实诸葛亮投于刘备麾下,心想知人知面易,可知心却难!他唯恐刘备是那虚伪之徒,一直不敢倾力而助,而经过近半年的相处,诸葛亮渐渐确认刘备是他心中的明主之选。
诸葛亮心中思虑暂且不说,此时诸葛亮闻得刘备所言,故装无奈,叹息道:“如此且再作商议!”
刘琦见状,连连相劝,刘备却是心意坚定,不肯听劝,他态明确,若往荆州,必不带兵马!
但若刘备不带兵马,诸葛亮亦不肯让刘备冒险,刘琦无可奈何,只好暗里干着急。
之后,关、张二人闻之此事,觉得这是夺取荆州的大好时机,两人乃刘备结义兄弟,当望刘备能取荆州为根基,两人速来寻刘备,却反而被刘备怒叱一番,羞愧离去。
关、张二人见劝不得刘备,想诸葛亮多谋,刘备素来对其言听计从,故而来寻诸葛亮商议。
诸葛亮却是不急,轻抚鹅毛扇,轻声说道:“两位将军不必急躁,且等二人,即时主公必愿取荆州!”
诸葛亮淡言而道,关羽、张飞听得一头雾水,不过却见诸葛亮那运筹帷幄,胸有成竹的样,两人齐声问道。
“军师所言,是哪二人?”
“天机不可泄露!”
诸葛亮嘴角微微上翘,甚是神秘地轻笑,迈步离开,关、张两人相视一眼,他俩早已习惯诸葛亮这般神秘,不过诸葛亮既是这般笃定,也就说明如今时局都在诸葛亮的掌握之中。
关、张二人心中大定,想着诸葛亮有言,刘备不久必取荆州,亦是兴奋无比,两人各自回去,操练兵马,等待战事。
这边刘备踌躇不定,刘琦眼见时日一天一天过去,正急得如火烧眉头之时,忽然,蒯越、蒯良带着一队从人来到了荆州。
蒯越、蒯良兄弟二人,才韬略皆乃上乘,一为荆州别驾,管辖政务,一乃荆州军师,负责出谋划策,行兵作战之军事,两兄弟可谓是荆州士谋臣之,深受刘表重用。
时下关、张正与诸葛亮商议不久即将而来的战事,忽闻荆州有人来见,诸葛亮淡然一笑,向关、张说道。
“这必是蒯良、蒯越兄弟二人来见,万事济也!二位将军,快随我去见主公,稍后你等莫要多言,可看我眼色行事,我眼色一起,你等便如此如此!”
诸葛亮与关、张二人交代一番,二人连连颔,当下谨记,随后,诸葛亮与关羽、张飞赶至校场大帐。
刚是近帐,便是听得,蒯良、蒯越兄弟二人在宣告书,那两封书的内容竟是刘表有令,要调离刘备出征豫章仅剩的万余兵马,同时又暂免刘琦江夏郡守之职,要其立刻赶回襄阳,守候在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