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曰无衣?七兮。不如子之衣,安且吉兮。岂曰无衣?六兮。不如子之衣,安且燠兮……”
李泽轩回到云山,在山门处恰巧遇到了一边哼着小调,一边往山下走的王绩。穿越到这个时代,经受过身边许多大儒的熏陶,李泽轩很快就分辩出王绩哼的是什么东西了,正是《诗经》里面的《秦风·无衣》!
现代人一般只会从纯文学的角度来学习和欣赏《诗经》,却殊不知《诗经》中每一句话都是一句优美的歌词,它在古代更多地是被当做歌了!
听王绩哼的是宛转悠扬、抑扬顿挫,李泽轩顿足细品了一下,待王绩走至他跟前时,才忍不住打断道:“王先生,您这是赶上了什么喜事?这么开心~?”
“哟~!是山长!”
王绩本是在埋头哼歌,不曾注意到路旁有其他人,听见李泽轩的声音,他下意识地顿住并扭头一看,然后他笑着迎上前道:
“呵呵!王某这终于批完了试卷,当然开心了!唉!试卷太多了,咱们书院得新招一批先生了!这回要不是颜先生采用了山长您提出的那“流水线作业”,动员整个书院的人都来批阅试卷,想要在三天之内批改完一万多份试卷,根本不可能啊!”
这次参加炎黄书院医学院、工学院招生考试的人数将近万人,积累下来的试卷都有上万份,正常情况下依靠书院现在的先生数量想要批阅完这么多试卷,没有十天半个月是根本不可能的,但总不能让那些从大唐各个地方来炎黄书院赶考的考生就在长安等上十天半个月吧?
关键时候,颜思鲁当机立断,决定采用“流水线作业”的方式,将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这样固定答案的题目,交给那些非本学科的先生、以及能认字的其他人员(比如书院的护卫、《大唐日报》编辑部里面的编辑、还有李泰、李恪、李承乾紧急派过来的文士集团)来批阅,剩下的问答题、策论题这种答案比较灵活题目,则是交给了本学科专业的先生来批阅!
三天下来,书院这些批阅试卷的先生们几乎每天只能睡两三个时辰,更别提离开书院了,他们吃、喝、住全都在书院!另外,招生考试的试卷全都糊名了,而且每一张批阅过的试卷都会有专人审查,所以一般不会出现考生和阅卷老师互相串通作弊的情况!
正是基于这种“流水线作业”模式以及书院全体阅卷工作者的日夜奋战,炎黄书院才能在放榜前夕,将此次招生考试的试卷全部批阅完成!
当然,这件事情也暴露了书院当下所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那就是缺老师,尤其是等下一批学生来了之后,缺老师的问题将会更加严重,所以这个问题必须尽早解决!
“书院现在的确急缺先生,这件事情我先前已经和孔归先生说过了,明日之后,就会全面启动先生的招聘,几天之前,《大唐日报》上面就已经刊登了书院招聘先生的告示,相信这个问题很快就能解决!”
沉吟片刻,李泽轩看向王绩说道。
王绩摇了摇头,慨叹一声,道:“唉!这些人招进来也麻烦,说不准到时候咱们还要给他们辅导功课!又不得闲喽!”
李泽轩想了想,道:“经学和算学这两个学科的老师倒是不需要对他们进行特别的辅导,因为书院的经学和算学教材早都流传在外了,不过物理、化学地理这几个学科的老师,就需要书院原来的先生们对他们进行一定的针对性辅导了,毕竟他们可从来没有学过这些知识。不过这些都不打紧,想当初书院现在这些老师不都是从零开始学的吗~?”
去年炎黄书院初创的时候,很多人连工学是什么都不知道,这就使得书院在招聘老师的时候陷入了极大的困境,最终李泽轩采取了特事特办的方法,先招收一批学习能力强、脑子灵活不迂腐的人进来,然后让这些人比学生们提前一个月开学,由于学生开学第一个月是军训,所以这一前一后就有两个月的时间给那些人去学习书院的教材,并且李泽轩为此还制定了严厉的考核与奖惩制度,所幸最终那批老师全部合格,王绩更是取得了化学组第一的成绩,当之无愧地成为了书院化学组的学科组长!
现在工学发展至今已经有将近一年的时间,书院里面的经学和算学教材都是对外不保密的,大唐每一个州县,如今基本上都能买得到书院的经学和算学教材,所以这一年下来,民间恐怕积累了不少的算学大师!
要说这些人为什么不参加炎黄书院的招生考试呢?主要是因为年龄不符合,炎黄书院的招生年龄是在十二岁以下!不过那些年龄不符合、算学能力却很突出的人,并非进不了炎黄书院,他们可以应聘炎黄书院的先生!
因此,相较而言,今年书院算...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