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千智对联系项淳夫一事虽抱有希望,但以这个时代的信息传输速度,从三亚送一封信到江西赣州,再从那边拿到回复送回三亚,一来一回,耗费个把月也不足
为怪,所以这事是急不来的,只能先耐心等待消息。
至于位于滇、黔两地的两名商人,那距离三亚更是山高路远,与其联络所需的时间更长,估计短期内都不会有什么大的进展。
尽管这是何夕亲自托付的任务,但由于其不可能取得什么立竿见影的效果,张千智目前并不打算在无间计划上投入太多的精力和资源。
无间计划或许影响深远,但执行周期实在太长,只能先把这头放一放,优先处理手头那些比较紧要的任务,比如说先解决安全部人手严重不足的问题。
随着迁都计划的实施推进,许多行政衙门都在陆续从三亚迁往杭州,随之迁离的还有不少外国派驻三亚的外交机构。
照理说外国机构的减少,会让安全部的日常工作变得轻松一些,但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 因为与此同时,安全部的机构和人手也在往北迁移,留在南方的人手仅有过去的一半左右,而海汉在南海周边的控制区却仍在逐年增多,这就导致时常会出
现人手捉襟见肘的情况。
要解决这种问题,快速扩招新人自然是比较简单的应对手段,只是实施起来仍有许多困难。
虽然安全部是直接听命于执委会的垂管衙门,但毕竟是特务机构,执委会对其规模和权限变化都极为敏感,不会轻易批准安全部进行大规模的人员扩招。 此外,安全部的招募与征兵、招工这些招募活动大不一样,对于应征人员的要求可谓极为苛刻,不仅对身体健康、家世清白这些基本条件都有着更高的要求
,而且还得对海汉的官方机构和外交关系都有一定的了解。
按照安全部所要求的条件标准,普通平民几乎不可能通过招募活动直接入选。
实际上安全部的招募对象大部分是来自军、警部门,剩下的则是出自其他官府衙门,还有少量直接从各个官办学院特招的优秀学子。
但这样的招募要求,还同时面临着特战部队、内卫部队、总参谋部、军情局、高官私人保镖等特殊部门的竞争。 这些部门的招募要求与安全部效仿,待遇相当,都是要筛选出精锐为己所用。但安全部却有一个巨大的劣势,由于其工作性质特殊,绝大部分成员在加入安
全部之后就必须要隐姓埋名,不能轻易对外泄露自己的身份。
在职期间只能一直默默无闻,即便立功也不会有公开的宣传,这对于那些有心扬名立万,做出一番事业的年轻人来说,的确是一个巨大的障碍。
很多条件合格者在听说这样的要求后,都不免打了退堂鼓。甚至不乏有人耐不住寂寞,入职一段时间后,又想方设法从安全部调去其他部门。
而...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